岛内缺蛋再起 台“农委会”估日缺二三十万颗蛋******
中新网1月4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寒流接力侵袭,加上禽流感疫情肆虐,以及鸡农蛋鸡换羽频繁,台湾养鸡协会推估,现阶段缺蛋情况约5%,大概4000、5000箱(每箱约200颗),也就是日缺80至100万颗蛋。
台“农委会”4日举行记者会,“农委会副主委”黄金城表示,鸡蛋当然缺,有缺一点点,会透过调配方式,目前不可能完全没有缺,也不可能如十多年前鸡蛋充裕情形,已掌握现在每天掌握缺20、30万颗蛋。
他表示,加工蛋使用高峰落在本周,本周过后产品都做好了,使用量就会慢慢降下来。
至于缺蛋状况是否有可能让蛋价继续攀升?黄金城说不会,以目前状况,因饲料价格没有继续涨,很长一段时间维持平稳状况,因此不认为可以把饲养成本转嫁到鸡蛋售价上。
由于现阶段不少鸡农都用二春、三春(老母鸡)蛋鸡产蛋,黄金城说,这是产业结构问题,去年已看到状况,往年种鸡进口维持20万只,去年同意增加到23万只,今年会同意进口30万只种鸡;是否因为境外禽流感疫情严峻,造成种鸡进口受阻,他说用项目进口,种鸡仍进得来没问题。若都用老鸡产蛋,产蛋率不佳,现阶段仅接近七成,已加速调整产业结构需要时间扩量。
福建尤溪:“国家级制种大县”种粮户的致富经******
(新春走基层)福建尤溪:“国家级制种大县”种粮户的致富经
中新网三明1月19日电 (雷朝良 吴振湖)“现在对田地的利用越来越合理,我们也更快增收致富。”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洋中镇后楼村纵横交错的阡陌之间,种粮户郑仁胜用脚踩了踩松软的田地,毫不费力就踩出一个深深的脚印。
“田跟人一样,都需要休息。”郑仁胜望着他流转来的50亩田地,若有所思。春节将至,正是农闲时节,他每年在田里收获两茬,这几个月准备让这些田休息休息。
说起一年来的收获,郑仁胜难掩心中的喜悦:“头茬种烟,收入34万元,二茬水稻制种,收入15.9万元。两茬加起来扣除田租、农资等能有20多万元纯收入。”
郑仁胜今年52岁,种粮20多年,但从事水稻制种才5个年头,一些技术细节还没掌握到位,“我家去年平均每亩才产水稻种子1750公斤,隔壁老曾家每亩达到了2500公斤,产量的提升空间还很大。”郑仁胜说,现在他对“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理解更加深刻了,来年他要再跟老曾比一比产量,同时为尤溪这个“国家级制种大县”做出自己的贡献。2022年,尤溪全县制种面积达到33458.6亩,产量740万公斤,产值1.05亿元。
“走,我带你去个地方!”郑仁胜神秘地领着记者,不一会儿来到村口的一处斜坡上。原来这里是村里的新型烤房集群,偌大的一个集群由98个拆装式轻钢保温结构密集式烤房组成,每个烤房至少可以管20亩烟田的烘烤。
“原来用煤烤烟,不仅是技术活、还是体力活,每隔两小时就要加一次煤,每次都弄得一身煤灰,而且每天晚上都要守在烤房边上。”郑仁胜说,现在的新型烤房改用生物质燃料烤烟,能够自动加料,而且还配备了“手机云烘烤”功能,用手机就可以控制烤房的温湿度,“躺着”就可以把烟烤好,省心省力、轻松干净。
据了解,新型烤房集群由村里的合作社统一建设管理,提高了利用率,还在顶上安装了光伏太阳能板,与光伏企业合作运营,增加了村财收入。
“目前这个烤房集群为全省最大,光伏顶棚的光伏利用面积达11500平方米,装机容量2148千瓦。仅光伏发电一项,就为村财增收了25万元。”后楼村党总支书记林城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与光伏企业按照3:1的比例投资收益,1个烤房每年按2000元的价格租给农户,整个烤房集群为村财增收近45万元。
据悉,2021年至2022年,尤溪县共新建453座密集式烤房,带动烟叶增产120万公斤,烟农收入增加5500万元、税收增加1200多万元,烟农户均增收4.7万元。
新的一年,郑仁胜打算用上有机肥和微量元素更好地涵养田地,种出更好的庄稼。“现在国家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庄稼的品种越来越好、加工工艺越来越先进,只要我们勤快点、努力点,日子就会越有奔头。”郑仁胜乐呵呵地说。(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