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 张斌 摄
列席会议的墨西哥中华青年联合会会长周兆曼,三年前曾从海外回到浙江参加该省两会。他说,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家守望相助,共同坚持,作为华侨由衷为家乡取得的发展成绩骄傲。而在疫情防控新阶段、在新的一年,自己也有了更多信心。
“今年,我计划在墨西哥,新开10—15家大卖场,把更多浙江好的产品推向墨西哥市场,为促进中墨经济交流和家乡的经济复苏尽微薄之力。”周兆曼说。
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省文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林亮则更为关注浙江的文化强省建设。他表示,“浙江有非常好的文化资源,比如万年上山、五千年良渚、千年宋韵、百年红船等,最近德寿宫的一票难求也正说明了在共同富裕的推进过程当中,老百姓有着很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以后,服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标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和文化强省的目标,浙江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我很高兴看到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以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为切入点,进一步彰显文化浙江魅力,实施文化和旅游投资‘双百’项目计划,未来五年将完成投资1万亿元以上,保障重大文化和旅游项目土地和资金需求。”
据悉,浙江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共有14项建议议程,包括听取和审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及“一府两院”工作报告,选举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和委员,选举浙江省政府省长、副省长等。
此外,浙江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还将审议《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草案)》,上述草案经浙江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经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先后三次审议。为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中的主体作用,凝聚浙江全省上下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广泛共识,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通过了将上述草案提请浙江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议案。(完)
乘着“慢火车” 迈进幸福年****** 【一线见闻】 光明日报记者 訾谦 光明日报通讯员 于海 又到一年春运时。神州大地上,一列列“复兴号”“和谐号”载满了踏上归途的旅客,飞驰的列车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息。在陕西,一列开行在秦岭山区、最低票价仅3元的6063次公益“慢火车”,也为沿线居民带来了新春的喜悦。 1月9日清晨,在新疆乌鲁木齐打工的李承仓经过K1538次列车30个小时的路途,终于抵达“中转站”陕西宝鸡站,在这里,他还需要倒一趟6063次“慢火车”,才能到达自己的家乡甘肃宏庆。 李承仓的身边放着一件半人高的拎包,还有一件用床单裹起来的行李。“这里面全是新疆特产!开心果、巴旦木,还有大枣,带回来给孙子尝尝!” 李承仓将要乘坐的6063次列车被誉为“秦岭最美小慢车”,已经开行了65个年头,全程350公里,沿途停靠秦岭深处的32个车站,大部分是乡村小站,车上的乘客有进城卖菜的老乡,也有上下学的孩子们,日常通勤的务工人员,可以说6063次列车就是山里的“铁路公交”。 以往,山里的村民们大多没有收入来源,只能在家种些蔬菜瓜果,养些鸡鸭鱼鹅。对他们来说,6063次列车就是免费货车,所有的蔬菜、水果、家禽,无论多少,都不收一分运费。如今虽然大家都富裕了,但把火车当货车的习惯却延续了下来。 今年58岁的向宝林是6063次“慢火车”的列车长,已在铁路部门工作40余年。据他介绍,临近春节,大家都在备年货,许多老乡刚把特产提上车,就被别的旅客直接买走了,为了方便老乡卖货,他也会把一些卖菜信息通过广播推广出去,列车俨然成了一座“小型菜市场”。 今年中国铁路西安局还为管内担当的七对公益性“慢火车”全部升级为空调列车,6063次“慢火车”也升级了。“升级后,车厢环境更加温暖整洁。”向宝林说。 “慢火车”承载的不仅是乡情,更是公益。如今的高铁时代,像6063次这样的“慢火车”在祖国的偏远地区仍有81对,日均发送旅客超6万人次。不论时代如何变化,铁路人肩上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始终未变,这些“慢火车”将继续为飞速前行的中国社会做好基础保障,让山区人民享受到发展的红利。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12日 15版)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快盈地图 |